睡眠与做梦
梦发生在睡眠过程中,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生活经验。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者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指出:“一切梦的共同特性,第一就是睡眠。”
梦发生在睡眠过程中,这种认识也被现代研究所证明。现代对睡眠与梦的研究发现,睡眠实际上包括两种状态:一种是非眼球快速运动的睡眠,又叫“正相睡眠”,在这个阶段中,没有眼球快速运动;另一种状态称为眼球快速运动睡眠,又叫“异相睡眠”,在这个阶段中,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睡眠中出现眼球快速运动。在睡眠过程中,这两种状态交替发生,呈周期性变化。当睡眠进入眼快动睡眠阶段时,睡眠者往往正在做梦。到目前为止,大多数睡眠实验室报告,从眼快动睡眠中唤醒后对梦的回忆率为90%~95%;有个别报告低于这个数字,但最低为74%。因此,眼快动睡眠又被称为“有梦睡眠”,而非眼快动睡眠被称为“无梦睡眠”。有梦睡眠与无梦睡眠,共同构成整个睡眠过程。因此,梦完全有赖于睡眠过程,是发生在睡眠中的一种特殊现象。
人即使睡得十分深沉,外界的一些刺激仍能使大脑皮质中某些细胞群觉醒,而引出梦境来。如冬天睡着后,双脚露在被子外面,感觉到寒冷,就会梦见光着脚涉水过河;开灯睡觉,灯光照在脸上,会梦见熊熊大火;夜间自来水哗啦啦地流,就会梦见瀑布;室内放着香花,受到香味的刺激会梦见走进鲜花芳香的花园里……
巴甫洛夫说:“做梦是一种痕迹刺激,并且大都是陈旧痕迹的兴奋。”由于痕迹的再现和新旧强弱的不同,加上睡眠时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能力不同,梦境有时平淡无奇,有时带有浪漫色彩。
当大脑皮质的大部分细胞休息而语言中枢兴奋时,会说梦语,说出白天心里想的话,或与人争吵,甚至唱歌。当被子盖住了口鼻,或手掌压住胸部,这时会产生梦魇,自己觉得被压得不能转动,既挣扎不开,又喊不出来,只是咿咿唔唔地叫着,甚至吓出一身冷汗。如果白天警惕着一件事,睡觉时还深深地记在脑子里,就会引起梦惊,如白天,某邻居的住室的门锁被撬,东西被偷走了,夜晚便会梦到小偷撬自己的门,便猛然大声喊叫起来,吵醒同房的人。
梦源于“固有记忆”?
由于我们梦境中的许多内容与自己最近的经历有关,因此有的科学家推测,大脑是从“说明性记忆”系统中提取做梦的素材的。“说明性记忆”系统包括了大脑最新获得的信息,储存着你可以说明自己知道的东西。例如:9的平方根是多少,爱犬的名字是什么等。健忘症患者由于大脑中海马状突起受伤,失去了“说明性记忆”的能力。因此,如果我们的梦来自“说明性记忆”,健忘症患者就不应该做梦,或者与其他人做梦的方式不一样。
但是哈佛医学院教授罗伯特·斯提克戈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却发现:像有正常记忆的人一样,健忘症患者在入睡后也会“重放”他们最近的经历,惟一不同的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梦见的内容。在斯提克戈德教授的实验中,两组实验对象每天都要玩几个小时的“俄罗斯方块”,结果到了夜里,他们都梦到了旋转的、下落的方块。
因此斯提克戈德的研究小组得出结论,梦一定是来自健忘症患者也拥有的记忆,即“固有记忆”,这种记忆可以被科学家检测出来,你自己却意识不到。例如当你多年没骑自行车以后第一次骑车时,或者不看原稿打字时,就是在依照“固有记忆”。
做梦影响大脑休息?
我们常听人说:“这几天总是整夜做梦,休息不好,白天没有精神。”睡觉时做梦果真影响大脑休息吗?
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,通过睡眠可以使整个机体得到充分休息。而梦也是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,睡眠与梦好比人在阳光下与影子的关系一样,是分不开的。笼统地说,睡眠可分为两种状态:一种是“慢波睡眠”,一种是“快波睡眠”。人在入睡之后,必须经过慢波睡眠方可转入快波睡眠,然后这两种睡眠状态要交替出现4~6次。每一次慢波睡眠约60~90分钟,快波睡眠约15分钟左右。在这两种睡眠状态下所做的脑电图有很大差别。
一般认为梦就是在快波睡眠状态中产生的,如果此时被叫醒则会说他正在做梦,而且内容生动离奇,记忆清晰;如果是在慢波睡眠状态下被叫醒,则很少有人讲在做梦。由此可见,做梦是睡眠时脑的正常活动,在正常健康的情况下,梦并非有害,也不会影响大脑休息。由于对梦境的回忆,有很大的个体差异,所以,有的人说他从不做梦,实际上是他遗忘了。
如果有的人说一夜总是在做梦,那是因为他醒来时刚好是在快波睡眠状态或刚刚进入慢波睡眠状态;至于有的人说,总是做噩梦,那就和白天的精神状态有关了,如果白天焦虑不安、恐惧、抑郁,则往往做噩梦,反之亦然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”“要想睡得好,白天勿烦恼。”由此可见,把白天的萎靡不振和不快都归咎于夜间做梦是不对的。
一辈子1/12的时间在做梦
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,做梦的时间约占睡眠时间的20%~25%,我们1/3的时间睡觉,1/12的时间在做梦。
有些人认为做梦是一件坏事,认为做梦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时间长了还会损伤大脑,其实做梦好处很多。
·上一篇文章:
梦境圆解-梦之谜
·下一篇文章:
梦境圆解-梦境与生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