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对梦的分类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,在不同的历史阶段,占梦家、哲学家以及佛教等,对梦的分类各不相同,常常将迷信与科学纠缠在一起,现简要介绍如下。
战国时期的《周礼》把梦分成六类,即正梦、噩梦、思梦、寤梦、喜梦、惧梦。正梦是平平常常、无惊无思、无忧无喜,心境恬淡自然之梦;噩 梦即“梦魇”,指梦中遇到非常可怕的事情,梦者常常有呻吟或惊叫;思梦指梦中有思念,谋虚活动;寤梦指寤时之梦,即“昼梦”或“白日梦”;喜梦指梦中有喜;惧梦指梦中有惧。
古人对梦的分类在很大程度上有迷信思想,但大多数古代医学家对梦的分类,是基于临床实践观察的推论,可以说是一种有事实依据的科学的探索。
隋代著名医学家杨上善,从临床实践中发现,有些梦是由人体疾病引起的,能反映人体的病变,有些梦则并不具有这种意义,因此他在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中将梦分为三类,即征梦、想梦、病梦。征梦是指预见吉凶的梦;想梦是有关感情问题的梦;病梦是指人在病中产生的梦。
东汉时,《梦列》把梦分为十类,即直梦、象梦、精梦、想梦、人梦、感梦、时梦、反梦、病梦、性梦。直梦即直应之梦;象梦即象兆之梦;精梦即意精之梦;想梦即记想之梦;人梦即人位之梦;感梦即感气之梦;时梦即应时之梦;反梦即极反之梦;病梦即病气之梦;性梦即性情之梦。
明代中期,《梦占逸旨》认为梦可以归纳为九大类,即气盛、气虚、邪寓、体滞、情溢、直叶、比象、反极、厉妖。“气盛”之梦,即阴盛、阳盛、五脏各盛,以及甚饥甚饱、长虫短虫之梦;“气虚”之梦,即五脏各虚之梦;“邪寓”之梦,即邪气客寓五脏、六腑、阴器、颈项、腿胫、股肱等等之梦;“体滞”之梦,即肉体知觉凝滞于某种东西;…『青溢”之梦,即喜忧过度而梦;“直叶”之梦,即直梦或直应之梦;“比象”之梦,即缘象比类之梦,诸如“将升官则梦棺,将得钱则梦秽,将贵显则梦登高,将雨梦鱼,将食则梦呼犬,将遭丧则梦白衣,将沐恩宠则梦衣锦,谋为不遂则梦荆棘泥途”等。其中,“棺”和“官”、“鱼”和“雨”声相类似,“秽”和“钱”据说同属脏物。登高和显贵,同为向上高升;荆棘泥途和谋为不遂,同为事情很难;“反极”之梦,即反梦或极反之梦;“厉妖”之梦,即指历鬼、妖鬼作祟而得梦。
佛教传入中国后,由于宗派和传授的不同,有“四梦”、“五梦”的分类。
清代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将梦分为四类,即意识梦、气机梦、意想歧出梦、气机旁召梦。
目前,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解梦书《敦煌梦书》中,将梦分为十八类,即天文章、地理章、山林草木章、水火盗贼章、官禄兄弟章、人身梳镜章、饭食章、佛道音乐章、庄园屋宅章、衣服章、六畜禽兽章、龙蛇章、刀剑弓弩章、夫妻花粉章、楼阁家具钱帛章、舟车桥市谷物章、生死疾病章、丘墓棺材凶具章。
·上一篇文章:
第三节 中国古代如何避化噩梦
·下一篇文章:
目前常见的梦的分类